本月,北方沿海地區風平浪靜,港口封航時間不長,環渤海各港口煤炭調出數量略高于調進。港口庫存回落的同時,各港下錨船略有減少,下游電廠存煤小幅回落,存煤可用天數進一步縮小。
產地方面,隨著精準化防控措施的加快落實,主產區煤炭外運通道逐漸恢復暢通,煤礦拉煤車輛增多,站臺和煤場采購需求得到釋放;尤其是化工行業拉運積極性恢復,部分電廠也出現階段性補庫,拉運需求較為旺盛。主產區大部分煤礦前期累積庫存加速清空,銷售轉好。隨著寒冬的到來,在產煤礦整體出貨情況好轉,煤價穩中偏強運行。此外,產地發往港口的下水煤利潤逐步得到修復,環渤海港口市場煤供應有增加的趨勢。
環渤海港口方面,大秦線運量已恢復至120-130萬噸,秦皇島港和京唐三港卸車數量上升,庫存保持中位水平。但受階段性凍煤的出現,以及受疫情干擾,灤平段司機緊缺,呼局發運量受到影響,張唐線日運量降至17萬噸;曹妃甸四港蒙煤調入數量欠佳,部分煤種供應收緊。
下游方面,寒潮過后,斷崖式降溫結束,部分區域出現氣溫回升。但是,隨著冬季的推移,南北方均進入穩定的季節性降溫階段,新一輪冷空氣到來,下游供熱供電企業的煤耗增量明顯;部分剛需企業在長協供應之外出現一定的市場煤剛需采購缺口,主要用于提卡和改善煤種結構,提高火電機組運行效率。截止目前,沿海八省電廠庫存環比下降了80萬噸,而日耗推高至205萬噸,存煤可用天數降至14.8天,環比減少2天。終端采購以長協煤和性價比較高的進口煤為主,對市場煤需求有提高;環渤海港口供貨貿易商也在增加,部分貿易商爭取在年底前出手,港口交投趨向活躍。
綜合來看,各地防疫政策出現重大變化,在當前新舊防控措施過渡的階段,工業需求增長略顯緩慢,民用電仍為需求拉動的主力。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和地產政策的放松,有望帶動工業用電的復蘇。而隨著冷空氣的到來,電廠日耗繼續增加,下游部分電廠仍有剛需補庫需求,詢貨逐漸增多;部分手中有煤的貿易商由于倒掛原因,在尋找時機出手。(本文章為鄂爾多斯煤炭網獨家報道,轉載請標明出處,謝謝?。?/p>
上一篇: 節前煤價回調有限 節后市場有望復蘇
下一篇: 冷空氣再次降臨 煤市能否轉好?